今日,霜降!
金风飒飒,银霜沉沉今天11时50分56秒我们将迎来今秋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是秋的谢幕,也是冬的序曲自此,天气渐寒,万物收藏霜并非从天而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空气中的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于是细微的白色冰针或
金风飒飒,银霜沉沉今天11时50分56秒我们将迎来今秋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是秋的谢幕,也是冬的序曲自此,天气渐寒,万物收藏霜并非从天而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空气中的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于是细微的白色冰针或
中央气象台21日6时的监测数据显示,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正持续南下,这已经是16日以来影响山东的第二波冷空气,两次"接力"让过程降温幅度达到8~12℃。
2025年山东的霜降注定不寻常,10月23日11时50分39秒交节,落在农历九月初三,既是“九月霜降”又是“上午霜降”,恰逢“青蛇双春年”,老辈口中“60年一遇”的气候特征格外鲜明。
“不怕闰月秋,就怕霜降早”这句农村老话,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蕴含着深刻的农耕智慧。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要从农历节气、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闰月对农业生产的调节作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看看有道理吗?
今日是农历九月初一,民间素有“九月怕初一”的说法,这一俗谚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智慧?老一辈人对此讳莫如深,而现代人却鲜少知其深意。结合古籍记载与民俗研究,这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实则凝聚了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更暗含着人与自然相处的生存哲学。
当钟表指向11时51分,霜降节气悄然而至,较常年提早十多天的脚步,让“来年荒”的老话,再次在乡间流传。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8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当寒露渐渐远去,下一个节气霜降,便提上了日程,霜降,表示的是天气逐渐变冷,而且开始出现降霜的一个情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者是“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从早霜到晚霜,这一个阶段,就是我们说
在中国东北地区,贡菜的种植可行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贡菜,又称苔干、响菜,是一种特色蔬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喜爱。那么,东北地区能否成功种植贡菜呢?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从气候条件来看,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
今天农历八月初四,农村老人常说“初四阴,重阳前要穿秋裤”。这话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这是祖先长期观察自然总结的气候规律。他们发现八月初四的天气变化,能预示今年秋天是否来得早、冷不冷。
今天农历八月初四,农村老人常说这句“八月初四刮北风,十月霜雪早登门”。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这是祖先长期观察自然总结的气候规律。他们发现八月初四的风向、天气,能预示今年冬天是否来得早、冷不冷。
秋分正处于阴阳平衡、寒暑均分的关键时刻,此时顺应天时,方得长久;违背节律,必遭其扰。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 9 月 22 日至 24 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此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气温逐渐下降,降水减少,气候干燥,正是秋收、秋种、秋管 “三秋” 大忙的关键时期。不同地区的农事安排因气候与作物差异而有所侧
当前玉米市场正处于新作即将上市、新陈玉米交接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旧作玉米的库存状况与新季玉米的产量预期、市场心态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玉米价格的短期走势与中期趋势。
俗话说"瓜熟蒂落",可红薯这玩意儿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它深藏土中,让人难以捉摸其成熟时机。每年秋分前后,总能看到田间地头演出"收获大战":有人心急火燎地抢先开挖,有人则稳坐钓鱼台直到霜降。2024年农业部门调查显示,超过80%的种植户存在采收时机误判问题,导致全
但在我觉得,每年的气候条件都差不多,干久了有雨,雨多了会晴,暑假会热,再热到9月中旬以后都会降温,偶尔会有极端,但是都不会偏离太远。
据气象部门预警,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预计17日夜间至18日大同市将出现明显寒潮及初霜冻天气:17日夜间至18日最低气温持续下降,降幅达8~10℃,局部区域超11℃,部分地区达到寒潮标准;18日早晨最低气温将降至1~6℃,全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
很多人以为秋葵只能春天种,其实秋季才是被低估的黄金种植期。此时气温回落至25-30℃的适宜区间,病虫害活跃度降低,配合科学管理,单株产量可比春播提升20%。本文结合2023年农业科技突破成果,教你把握9月种植窗口期,实现霜降前的丰收。
刚过白露,早上出门明显能感觉到风凉了,不少朋友想着给小菜园补点苗,结果种下去要么不出芽,要么长一半就蔫了。其实不是菜难种,是没搞懂南北气候差——北方都要防早霜了,南方有些地方还能穿短袖,选对品种才是关键。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老书上这么说,人心里一下就静下来了。等到秋分,这份“半”,就落在秋天里头了。昼夜一样长,凉意一点点往里钻,院子里晒着的玉米,谷穗晃着脑袋,像是点头说:时候到了。